薯蓣丸在仲景为数不多的补益剂中,是一张可以使用相对频繁的方剂,这从该方适用于“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中可知。被称为补虚第一方,然而,此方又偏偏被人淡忘。方中以八珍汤、淮山药、阿胶、麦冬补气滋阴血,柴胡、防风、桂枝、豆卷行气疏风,曲、姜、杏、桔、敛行气开郁,使补药不滞,合而成为一张扶正祛邪的方剂。
1、胃脘痛(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姜彩兰医案:杨某,男,68岁,年3月12日初诊。患者右上腹部疼痛3年多,食后腹胀,眩晕乏力,肢体麻木,腰膝冷痛,消瘦,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黄,脉沉细无力。钡餐透视: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辨证: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寒热失调。
处方:薯蓣30克,当归12克,桂枝6克,川芎12克,麦冬12克,白芍12克,白术10克,杏仁12克,党参15克,柴胡6克,桔梗12克,茯苓12克,阿胶12克,干姜6克,白蔹12克,防风12克,甘草3克,黄芩10克,半夏10克。水煎服。日服1剂,分早晚两次服。
服药35剂,病人腹痛好转。服药剂后。食欲增进,体力日增,肢体麻木消失。诊见:舌质较红润,苔薄白,脉沉。后改为隔日1剂,以巩固疗效。服用上方两月后,胃镜检查,溃疡消失。(山东中医杂志;(6:23)
按语:本病的发生,中医多责之于脾胃气虚,饮食所伤,劳倦过度,情志失调。正如《寿亲养老新书》所云:“高年之人,真气耗竭,五脏衰弱,全仰饮食,以资气血,若生冷无节,饥饱失宜,调停无度,动成疾患。”由于本病患者多有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痰凝血瘀,寒热错杂,虚实并见之候,故用薯蓣丸加黄芩、半夏,每获佳效。
2、圆翳内障(老年性白内障)
姜彩兰医案:姜某,女,76岁,年11月13日初诊。患白障(双侧)12年,近3年来病情加重,头痛头晕,视物昏蒙不清,两眼仅有光感,心烦不安,动时心慌,四肢酸软无力,食欲不振,面黄消瘦,舌质略红:舌苔薄白,脉沉细无力。病人虚损之体,脾胃虚弱,中土不运,精气不能上荣于目,故见眼疾。拟扶正祛邪之薯蓣丸加减治之。
处方:薯蓣30克,当归12克,桂枝6克,干地黄12克,神曲12克,豆黄卷12克,川芎9克,麦冬10克,白芍10克,白术10克,杏仁10克,党参15克,柴胡9克,桔梗10克,茯苓10克,阿胶15克,防风12克,甘草3克,大枣5枚,枸杞子15克,菊花10克,石斛12克,日服1剂,分早晚两次服。
服药25剂,头痛头晕好转。继服55剂,食欲增,四肢酸软无力明显好转,视力有所恢复,能视眼前手动。舌质正常,苔薄白,脉沉细。此时病人已符合手术指征。动员患者去眼科手术治疗。病人考虑年老体弱,谢绝手术治疗,继服前方65剂,诸证明显好转,体力恢复,自行停药,随访一年余,未见复发。(山东中医杂志;6):23)
按语:本病属于祖国医学“园翳内障”的范围。多因年老体弱,肝肾两亏及气血不足,目失濡养,或兼脾胃虚损,中土失运,精气不能上荣于目所致。亦有因肝经湿热上攻,或痰湿、湿热郁阻于目内脉络而成者。然前者临床常见,且以视物昏蒙,日渐加重,瞳神变为纯白,神疲乏力,头晕目眩,面色萎黄,食欲不振,舌淡苔白,脉细弱或沉细无力为主证,故用薯蓣丸加枸杞、菊花、石斛以补虚祛邪明目,其效显著。
两则医案节选自陈明《金匮名医验案精选》
北京白癜风治疗用什么方法好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