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诊疗规范必须掌握新生儿惊厥的诊断与

喵~

o(=·ω·=)m

听说好文跟好音乐更配哟

今天的音乐特别好听哦

如果您有想听的歌曲

可以后台给我们留言哈

新生儿惊厥

1

诊断

1.病史

母孕期接触史、疾病史、分娩史、家族遗传史及用药史,患儿的喂养史、黄疸情况、有无感染,详细询问惊厥的发生时间则有助于鉴别诊断。

2.体格检查

除观察了解惊厥表现、伴随症状、神经系统体征外,还应注意有无其他部位畸形,皮肤改变如皮疹、黄疸、色素沉着或脱失,有无其他感染灶等。

3.临床表现

根据临床表现将新生儿惊厥分为:微小型、强直型、多灶性阵挛型、局灶性阵挛型和全身性肌阵挛型。

(1)微小型: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惊厥表现形式,表现为呼吸暂停、眼部异常运动(如眨眼,眼球震颤)、口-颊-舌异常运动(如吸吮、咀嚼、面肌抽动)、异常肢体运动(如上肢划船样、游泳样动作,下肢踏车样动作)。

(2)强直型:单个肢体或四肢强直型伸展,或双下肢强直而双上肢屈曲,全身强直型可有躯干后仰或俯屈。常伴呼吸暂停、双眼上翻、意识模糊。此型是疾病严重的征象,提示脑器质性病变,如化脓性脑膜炎、核黄疸、重度颅内出血等。

(3)多灶性阵挛型:由一个肢体移向另一个肢体或身体一侧向另一侧的游走性、阵挛性抽动。常伴意识障碍,多见于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和感染。

(4)局灶性阵挛型:身体某个部位局限性阵挛,常见于单个肢体或一侧面部,然后扩大到身体同侧的其他部位。通常意识清醒或轻度障碍,多见于代谢异常、脑局部损伤如出血或梗死。

(5)全身性肌阵挛型:表现为肢体反复短促的屈曲性痉挛,躯干同样也可发生。此型新生儿期少见,往往提示弥漫性脑损害,预后不良。

4.辅助检查

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安排合理的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1)生化检查:血糖、血气、血电解质、血氨、血乳酸,必要时行氨基酸或有机酸检查。

(2)感染排查:TORCH、血培养、脑脊液常规生化及培养。

(3)有遗传家族史者行特殊代谢物筛查,染色体及基因分析。

(4)影像学检查:头颅X线片、MRI、CT和颅脑超声。

(5)脑电图:对病因诊断意义不大,但有助于判断疗效和评估预后。

2

鉴别诊断

新生儿颤抖可因声音、皮肤刺激或牵拉某一关节诱发,表现为踝部、膝部和下颌抖动。区别之处在于发作时无眼球凝视,弯曲抖动肢体后发作立可停止,不伴有脑电图异常。

早产儿呼吸暂停表现为呼吸暂停伴心率下降。区别处在于无眼球活动改变,刺激后即可缓解,且呼吸兴奋剂治疗有效。

3

治疗

新生儿惊厥发作的处理原则为:①及时控制惊厥发作;②及时诊断处理导致惊厥的原发病;③脑损伤的保护与对症治疗。

1.一般治疗

保暖、保持呼吸道畅通,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静脉营养支持、监护生命体征,由脑水肿所致的颅压增高可用20%甘露醇0.25~0.5g/kg,每天2~4次。

2.病因治疗

新生儿惊厥一经发现,应立即诊断病因给予治疗,尽量去除或缓解引起惊厥的原发疾病。

3.抗惊厥药物治疗

常用抗惊厥药物用法见表1。

(1)苯巴比妥钠:首选苯巴比妥控制,其优点为静脉注射见效快、半衰期长、作用持续时间长和副作用小。负荷量为15~20mg/kg,静脉推注。惊厥停止后12~24小时给予维持量5mg/kg,间隔12小时分2次静注。

(2)苯妥英钠:使用苯巴比妥无效时使用。负荷量10~20mg/kg,分次缓慢静推。惊厥控制后12小时予以维持量5mg/kg,间隔12小时分2次静注。

(3)地西泮:上述药物控制惊厥无效时可改用地西泮,每次0.3~0.5mg/kg,缓慢推注,15~20分钟后可重复。应注意该药作用时间短,对呼吸和心率有抑制作用。

(4)氯硝西泮:每次0.05mg/kg,缓慢推注,20分钟后可重复。注意使用时常引起新生儿唾液和支气管分泌物增加。

(5)咪达唑仑:首次0.05~0.15mg/kg,缓慢推注,此后0.01~0.06mg/(kg·h)维持静滴,用药1小时内可控制惊厥,并减少惊厥发作频率。

(6)水合氯醛:每次30~50mg/kg,口服或灌肠,起效较快,常用于配合检查时。

4

流程图

新生儿惊厥诊治流程图见图1。

本文改编自:

《新生儿疾病诊疗规范》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编著

欲了解全面内容请购买正版图书

更多精彩尽在

“儿科疾病诊疗规范”丛书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购买

                


转载请注明:http://www.8haocangku.com/bnzbx/84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