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优势彰显
翻译:复旦大医院杜钰医生
审校:复旦大医院卢奕教授
作者:RoibeardO’hEineachain
塞麦尔韦斯大学(布达佩斯,匈牙利)的ZoltanNagy医生认为,与传统超声乳化技术相比,飞秒激光在晶状体前囊膜切开及角膜切口的制作上有着更胜一筹的准确性及可预测性,而且所需超乳能量较少,这些特性都有利于人工晶体精确地放置与位置的稳定性,减少眼内组织损伤,进而保证更佳的视力预后。
在卢布尔雅那举办的第18届欧洲白内障与屈光手术学会(ESCRS)冬季会议上,Nagy医生表示,飞秒激光技术意味着更高的安全性、可预测性,更少的超乳能量需求、手术时间,更好的术后效果,并且有助于复杂病例,诸如外伤性白内障、悬韧带松弛、白色白内障及膨胀期白内障等的处理。
在年,Nagy医生与他的同事发表了第一项评价飞秒激光(LensX?,爱尔康)在白内障手术中应用的临床试验,结果表明飞秒激光能够有效准确地完成角膜切口、囊膜撕开及晶状体核的裂解与液化等操作。
从那时至今,他们的团队已经发表了近20篇关于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的研究,全部使用LensX系统。大量结果表示,与传统的超声乳化技术相比,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在许多临床参数中展现了其显著的优越性。比如,其中一项研究发现,囊袋对人工晶体前表面的覆盖有助于避免人工晶体偏心的发生;而飞秒激光组较手工撕囊组更能保证术后一年的囊袋对人工晶体的覆盖率。
另一项研究中,利用Pentacam系统所得的图像亦证实了上述观点,同时还发现,接受传统超声乳化手术的病人中,发生人工晶体倾斜的平均例数显著多于接受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手术者。而人工晶体倾斜与偏心的程度与矫正远视力效果在统计学上呈负相关关系。
通过飞秒激光撕囊,使人工晶体处于最佳位置而得到更好的视觉质量。利用像差测量(OPD-ScanII,尼德克)发现,接受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的眼睛与接受传统超声乳化手术手工撕囊者相比,人工晶体倾斜率明显少,慧差更低,有着更高的Strehl比率和调制传递函数值。
Nagy医生认为,由于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手术在核裂解及乳化时对超声能量的需求较传统方法更少,因而它对眼睛的操作也更为轻柔。
此外,通过Pentacam系统检查发现,术后第一天,接受传统超声乳化手术者中央角膜的厚度(μm)明显大于飞秒激光组(μm)。两组病人在术前,术后一周及术后一月的中央角膜厚度并没有显著差异。
同一项研究中,共聚焦显微镜检查发现飞秒激光组术后的角膜内皮计数是高于传统超乳组的,尽管该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
“我们认为术后角膜水肿和内皮损伤在飞秒组是轻于手工操作组的,这应该是由于飞秒激光辅助手术时间更短,对房水的加温作用更小。”Nagy医生如是说。
在另一项研究中,通过OCT(StratusOCT3,蔡司)检查发现飞秒激光组术后黄斑拱环区的增厚程度明显低于传统手工超乳组。
Nagy医生指出,目前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刚应用于临床五年,仍是一项非常新的技术。由于该项技术开展的成本不仅包括对机器的投资,还包括操作费及服务费等,高昂的费用阻碍了它的进一步推广。但是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技术终将为白内障患者带来最安全的手术体验及最佳的视力预后。
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庣殑浠锋牸鍙や唬鐧界櫆椋庡亸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