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PICU主任透露,男童死亡的罪魁祸首就是工业酒精,工业酒精里含有甲醇,甲醇有较强毒性,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影响很大,它经消化道、呼吸道或皮肤摄入都会产生毒性反应,急性中毒症状包括头疼、恶心、胃痛、疲倦、视力模糊以至失明,继而呼吸困难,最终导致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宝宝皮肤非常幼嫩,很容易吸收甲醇,而这种物质对脑部神经系统的危害可以说是致命的,宝宝送院时脑部已经丧失功能,情况比植物人还糟。
专家建议不管工业酒精还是医用酒精,都不适用于给幼童进行物理降温。酒精在皮肤上挥发的速度比水分还快,也就是带走热量更多、更快,也更容易引起寒战。多少父母还在使用错误方法给宝宝退烧,你还在害自己家的宝宝吗?学会科学的退烧方法非常有必要!
宝宝发烧了,不用太紧张发烧,是指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0.5℃),又称为发热。一般而言,腋窝体温(检测10分钟)超过37.2℃可定为发热。
美国儿科学会《儿童发热与退烧药》指南里指出:发烧并不是原发病,而是有利于对抗感染的一种生理机制。崔玉涛医师也解释,发热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症状,发热不是疾病,而是症状。出现发热,在有效控制体温的前提下,去医院就诊。
科学退烧方法,爸妈必知宝宝一旦发烧,很多妈妈就变得六神无主,不知所措了。爸爸妈妈应该怎么科学应对宝宝发烧呢?一起与各儿科专家来学习吧。
应对发烧的方法分为物理退烧和药物退烧。
体温低于38.5℃,建议物理退烧
物理退烧的方式有很多种,原理是通过皮肤和外界环境接触,借助流动的水或空气将宝宝体内的热量带走,达到退热的目的。
1、经皮肤蒸发水分散热是最主要途径,占90%以上。所以发烧时不要给宝宝穿太多,应该少穿盖。降低室内温度,保持家里的环境舒适,空气流通,让宝宝多休息。
2、鼓励宝宝多喝一些水,可以喂食一些好消化的食物,经排尿过程散热也能帮助降低体温。
3、给宝宝洗温水浴或用温热的毛巾帮宝宝擦拭身体,重点擦浴颈脖、腋窝、腹股沟、手臂、小腿弯等大血管流经部位,加快皮肤散热。温水浴对发烧的宝宝短期内有一定的降温作用,美国儿科学会旗下healthychildren.org网站推荐配合退烧药使用温水浴,但水温要控制在30度左右,否则诱发寒颤反而可能加重发烧。
4、少量适当使用冰敷,在孩子头部或大血管位置冷敷或者冰敷。
5、使用小林儿童退烧贴也能起到物理退烧的作用。
马伊琍对待宝宝发烧时,也是这样做的:
注意:切勿用酒精擦浴宝宝,因为酒精可能被皮肤或者呼吸系统吸入,从而引起昏迷等严重的问题。
体温高于38.5℃,建议药物治疗
在进行了物理降温,而体温不降或者升高至38.5℃以上,或有明显怕冷寒颤或者头痛关节痛时,建议服用药物进行退烧。
使用退烧药的目的,一是缓解发烧给宝宝带来的不适,以便宝宝能正常饮食和睡觉,为对抗疾病补充足够的能量和保持体力;二是预防宝宝可能因为高烧引起的高热惊厥。反复的高热惊厥对宝宝大脑多少会造成一些损伤,一部分会转变为复杂型高热惊厥或者癫痫,应该尽量避免。
目前妈妈们使用较多的小儿退烧药为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此两种药物的安全性已经得到广泛认可。
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3个月以上宝宝对乙酰氨基酚药效相对较弱,刺激更小,所以3个月以上的宝宝就可以使用。儿童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的日常每次最大剂量为每千克体重15毫克,每4小时1次,1天最多4次。
高能提醒:对乙酰氨基酚合理剂量下使用安全性高,但超过最大剂量服用会造成肝肾损伤。常用的复方感冒药中,往往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如宝宝用的氨酚烷胺颗粒、氨酚黄那敏颗粒、氨酚麻美糖浆、酚麻美敏混悬等,因此,如果家长在给宝宝服用退烧药的同时也在服用复方感冒药,则一定要看清楚成分,以防过量服用。
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宝宝布洛芬的药劲比对乙酰氨基酚稍微大一些,药效发挥的时间也长一些,医生建议6个月以上宝宝用。儿童服用布洛芬的日常最大用量为每次每千克体重10毫克,每6小时1次,1天最多4次。
高能提醒:布洛芬退烧作用比较强,退烧过程中会导致人体大量出汗,因此布洛芬退烧不适用于有脱水症状的患者。此外,布洛芬通过肾脏排泄,肾脏功能不好的患者也要谨慎使用。
宝宝高热时,可以结合物理退烧+药物退烧一起降温。如果服用退烧药后,宝宝仍持续高热不退,医院就诊。切忌使用民间“土方子”给宝宝降温。
通过底部菜单→微社区→进入宝贝日记→快为心爱的宝贝写一部爱的成长日记吧!
↓↓↓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