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1
柯桥日报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郦曼丽
“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在绍兴,有这样一个“明眸护卫”,他26年来始终战斗在眼科临床第一线;他热爱医学事业恪守医学道德,患者们亲切地叫他“沈医师”;他时时问自己,怎样才能更好救治眼疾,点亮患者“心窗”。医院眼科主任沈平宇。
肯下“绣花功”妙手送光明
“眼科手术对医生的要求非常高,比绣花难多了。”沈平宇说,“眼睛神经复杂、血管细微,切口微小,容不得半点差错。所以,我们手术讲究的是‘稳、准、轻、巧’。”
不久前,越城区鉴湖街道玉屏村84岁的马双梅在亲人的陪伴下,医院,将一面绣有“手术技艺高超术后细心护理”的锦旗送到沈平宇手中。
原来,老人左眼植入过人工晶体眼,右眼晶体相关性前葡萄膜炎及继发性青光眼,完全失明,急需手术治疗,因老人病情特殊,手术风险极大,基层诊所不敢贸然手术,老人将最后的希望托付给了沈平宇。沈平宇为老人进行了白内障超声乳化抽吸术+人工晶体植入术,让老人的双眼恢复了视力。右眼失明十余年后重获光明,老人明亮的双眼中涌动着感激:“刚进院时右眼痛苦不堪,现在完全不痛了,每天视力都好一点,重新有了生活的信心!”
勇挑“重担子”热血践初心
年参加工作后,沈平宇曾医院眼科进修一年,并在省级医学杂志上先后发表相关论文7篇,以一股韧劲投身实践与探索。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沈平宇砥砺奋进,不断引入新技术,二院的眼科综合实力逐步增强,尤其在白内障、青光眼、屈光不正、斜弱视诊治等方面达到了国家领先水平。
沈平宇介绍,随着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时代的到来,切口小于2mm的微切口白内障手术已成为白内障手术的趋势,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便是目前治疗白内障最有效的方法。
新技术能否成功实施,考验着“刀者”的经验积累与临场判断。去年11月底,一位患者因左眼膜性物生长10余年入院,虽然曾做过左眼胬肉切除及干细胞移植术,但左眼视力下降明显。“入院诊断‘三症叠加’——左眼老年性白内障、左眼角膜斑翳、高血压病,对手术影响较大。”沈平宇说。最后手术顺利完成,而这是在他主刀下,利用StellarisPC超乳玻切一体机成医院首例1.8mm微切口复杂性白内障手术。
关爱“老弱小”无悔永前行
左手打着点滴,右手写着病历……前不久,这张医生照片在朋友圈刷了屏,大家纷纷为这位敬业的医生——沈平宇点赞。
元旦小长假期间,沈平宇值通宵班后,又接连做了几台手术。连着工作20多个小时,加上天气冷,本已感冒的他,症状加重,咳嗽很厉害。想到第二天还有几台手术要做,他便叫护士长金淑均在办公室给自己打点滴。就这样,他吊着瓶一边为病人看病,一边写病历,俨然忘记了自己也是个病人。看着认真填写病历的沈医生,金淑均被感动了,顺手拍了这张照片发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