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别策划白内障,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儿

白内障,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儿

文/张顺华

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眼病,患病率很高。随着医疗水平提高、人均寿命的提高,越来越多患有白内障的老年人需要进行白内障手术来改善视力、提高生活质量。今天,医疗科技的发展极大地提升了白内障手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白内障手术的目的也从“避免白内障造成盲”变为“提高生活质量”。白内障手术不但可以去除浑浊晶体恢复视力,还可以通过植入具有不同功能的人工晶体来矫正远视、近视、散光甚至花眼,以及滤过对视网膜有潜在损伤的较短波长的可见光等。白内障手术可以让白内障患者重新看到清晰的世界,欣赏美景,享受生活。

白内障手术同时可以治疗花眼。但是仍然有很多老年人对白内障缺乏了解,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寄希望于药物来缓解和治疗白内障,二是对白内障手术心有畏惧,视力低下仍不愿意进行手术。研究表明,目前没有任何药物能够有效地预防白内障以及控制白内障的进展,一些声称能够治疗白内障的产品不但让很多老年人损失了金钱,有些时候还贻误了治疗。视力低下而迟迟不进行白内障手术可能给患者造成多方面的影响,有些老年人因视物不清不能正常外出活动或者读书看报造成情绪低落甚至抑郁,有些老年人因视物不清意外摔伤引发一系列医疗问题,有些老年人因白内障没有得到及时处理继发青光眼最终导致失明。

很多老年人对白内障和白内障手术有不正确的认识,希望这篇文章能够让白内障患者对白内障有全新的认识。

一、白内障和白内障手术

1.不同时期的白内障患者,有什么表现?

不同时期白内障的症状是不一样的,早期患者会有畏光、流泪、近视度数加深和老花眼度数减轻的表现。我们在大街上经常能看到很多老年人戴个茶色眼镜,其实他们真的不是因为时尚,而是因为茶色眼镜能够帮助他们减少畏光、流泪的症状,改善视觉质量。当白内障进展到中期的时候,患者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视物模糊,比如看钟表的刻度不清晰(如图1所示)。随着白内障的进展,晶体核逐渐变硬,患者看东西的颜色也会发生异常变化,比如白色的墙看成淡黄色。当白内障进展到了晚期,患者视物模糊的现象更加严重,无论是看远处还是看近处都看不清楚,此时白内障就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

2.白内障能预防吗?

很多患者关心白内障能不能预防?实际上,常见的白内障主要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也就是随着年龄的增加,晶体的皮质会发生改变,进而出现白内障。虽然有研究证明,晶体的改变与紫外线强度和营养不良有关,但这些因素都是日常生活中无法控制或避免的。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年龄相关性的白内障是没有办法预防的。

3.药物能控制白内障进展吗?

有些患者确诊为白内障之后,非常希望能够用药物来控制白内障进展,然而,这是不可能的。我也看到有很多广告,宣称很多药品能够延缓或者阻止白内障的进展。实际上,通过严格的临床研究证明,药物对于控制白内障进展是毫无作用的。希望患者不要花太多的金钱去买这样的药物,无论是各种眼药水还是眼贴。

4.白内障什么程度做手术比较好?

白内障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总是关心什么时候做白内障手术比较好。以前的观点认为白内障要长熟了才能做手术,这种观点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医疗技术了。现在治疗白内障采用的是超声乳化技术,如果患者等到白内障十分严重、晶体核太硬时再做手术,通常手术难度会增加,术后的炎症反应也会增加,对患者来说是不利的。现在白内障手术的时机已经提前,但是提前到什么程度,是要根据很多因素来考量的。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白内障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一般当患者的校正视力低于0.5,就可以考虑手术了。有些患者因白内障类型特殊,虽然看视力表还能达到0.8甚至1.0,但现实生活中白内障已造成明显视觉质量下降以及日常生活受到明显影响,也是可以手术的。

5.白内障手术是怎么做的?

很多患者对白内障手术还是有所畏惧的,随着技术的发展,白内障手术已经变成一个非常成熟和安全的手术。从图2可以看到白内障是非常薄且透明的囊膜包裹着浑浊的晶体皮质,手术要保留透明的囊膜,把里面浑浊的晶体皮质吸除掉。

一般医生会在角膜边缘做两个小切口,器械从小切口伸进眼内,把透明的囊膜撕开一个圆形的开口,然后通过超声乳化的方法把浑浊的晶体皮质击碎吸走,将人工晶体植入到由透明囊膜组成的囊袋中。人工晶体放在囊袋中非常稳固,无需缝线固定(图3)。

6.手术后患者的视力恢复效果如何?

白内障手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视觉体验,(如图4所示)患者手术之前看到这束鲜花是模糊不清的,手术之后看到的则是一幅鲜艳明丽又清晰的鲜花图片。所以很多白内障患者手术之后心情也变好了很多,生活质量有很大的改善。

二、白内障手术方案制定,要考虑哪些因素?

1.手术方案的制定要考虑哪些因素?

虽然白内障手术过程越来越短,但仍然是具有一定风险的内眼手术,手术方案的设计对患者术后视力有着明显的影响。当面对一个患者的时候,我们不会只看白内障,还要综合考虑患者眼部的其它情况。在制订白内障手术方案之前,要考虑到患者有没有角膜病、青光眼和眼底疾病;还要考虑是否有远视、近视、散光等问题;还有一些患者合并全身的情况,比如口服抗凝药、全身情况极差、肾功能衰竭或者是肿瘤术后的患者;这些因素都是需要医生进行整体考量,来制订一个最佳的手术方法以获得最好的术后效果。

2.合并屈光不正的患者,手术怎么做?

很多白内障患者合并有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传统意义上来说,白内障手术并不能改变角膜的形态,也就不能改变散光度数。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能够通过手术减少散光的度数。如果患者散光度数较小,可以通过设计特殊的角膜切口位置来减少散光度数;如果患者的散光度数较大,可以植入特殊类型的人工晶体来校正散光。

如果患者术前有高度远视,通过手术植入特殊的人工晶体,将远视度数减低或者调整到轻微近视状态,这样患者日常生活的视觉体验就会明显改善。对于有高度近视的患者,也会给患者设计一个合理的术后屈光状态,使患者术后有比较好的视觉体验。

通常来说,医生会给患者设定为看远处不用戴眼镜,但是看近处要戴老花镜的状态。要特别提醒高度近视的患者,双眼一定要在短期内先后进行手术,如果一只眼睛手术之后变成正视眼或者轻度近视,而另一只眼睛还是高度近视,会导致两只眼睛看东西不协调,患者上下楼梯时没有立体感,感受不到台阶的深浅,容易出现意外。

3.合并眼底病变,比如糖网的患者,手术方案怎么定?

目前,糖尿病和老年黄斑变性的患者越来越多,对于合并有这些眼底疾病的白内障患者,手术之前不但要考虑白内障的治疗,还要考虑患者术后眼底病的治疗。因此手术撕囊的时候一定要将连续环形撕囊的直径变大,这样有利于患者术后眼底疾病的进一步治疗。有眼底病的患者是否可以使用多焦点人工晶体有一定争议,使用多焦型晶体可能会影响眼底病的激光治疗,而且合并眼底病的患者术后的视力也不会像没有眼底病的患者那么好,所以使用多焦型人工晶体的意义不大。

4.合并干眼症的患者,手术方案怎么定?

干眼症是非常常见的眼表疾病,这些患者的眼球表面和正常人的眼球表面是明显不同的,对手术及药物的耐受性也是不一样的,术前要特别评估患者的角膜情况。对于这些患者,手术前要做相关检查;术中要精细操作尽量减少对角膜的损伤;术后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个体化的用药方案,最大限度降低药物对眼表的刺激,避免出现角膜炎、怕光、流泪、角膜溃疡等情况,增加患者的痛苦。

5.合并青光眼的患者,手术方案怎么定?

白内障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同时患有不同类型的青光眼,医生首先要判断是开角型还是闭角型青光眼,因为不同类型的青光眼,手术方案是截然不同的。对于闭角型青光眼,手术前要评估患者的房角及眼压情况,以前青光眼有没有发作过。通常采用晶体摘除联合房角分离的方式,就能同时解决白内障和闭角性青光眼两种疾病。但是对于开角型青光眼的患者,如果在进行白内障手术的同时治疗青光眼,就会采用小梁切除术这种方式。当然白内障和青光的手术是可以分开进行的。如果分开进行,在进行白内障手术时要特别注意,手术过程中轻柔操作,结束时要非常认真地清洗患者眼内的粘弹剂,以免残留的粘弹剂造成患者术后眼压升高。

6.合并其他特殊情况的白内障患者,手术方案如何制定?

白内障类型是各种各样的,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所以眼科医生在给患者进行白内障手术之前,绝不能仅仅


转载请注明:http://www.8haocangku.com/ysbj/9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