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路多了,吃药就少了歌唱家谢莉斯靠走路

▲《外婆的澎湖湾》《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九九艳阳天》……这些你熟悉的歌曲,她都唱过!

导读

谢莉斯制订了严格的康复计划——每天按时走路!刚开始是五步、十步,慢慢增加到二十步、五十步、一百步……年底,医院复查,医生惊叹:“你竟然站起来了!真是奇迹!”

来源:健康时报(ID:jksb)

走路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运动”,可以防三高、助抗癌,防心脑血管疾病。说走路的好处之前,先给大家说一个真实的故事——著名歌唱家谢莉斯,因为走路帮她“走”出了脑梗塞的阴影!

1

她靠走路走掉了脑梗后遗症!

谢莉斯在50岁时曾突发脑梗塞。

年国庆节期间,谢莉斯随团在全国巡演。晚上吃饭时,谢莉斯总觉得嘴好像有点不听使唤,嘴和舌头逐渐开始发麻,头也特别晕,后来语无伦次。最后被医生确诊为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大脑深部的众多细小血管出现堵塞,且大脑中很多缺血性坏死不可逆转。

医生给谢莉斯用了最好的药,并请了最好的专家给她会诊治疗。大夫告诉他说:“脑损伤是药物无法改变的,得这种病几乎是不可能恢复的。”

“这种脑梗塞会慢慢破坏她的行动能力,她应该每天多练习走路,以此来刺激大脑,控制病情的发展。否则,她也许就终生瘫痪了。”

于是,谢莉斯制订了严格的康复计划——每天按时走路!刚开始是五步、十步,慢慢增加到二十步、五十步、一百步……

每天至少两小时,无论什么天气都要动起来。经过三年艰苦、持续的康复训练,她的运动功能恢复了,面部也基本恢复了正常,手脚也不再麻木!

年底,医院复查,医生惊叹:“你竟然站起来了!真是奇迹!”

年3医院复查,脑血管的周围竟然已经建立了新的循环组织。

2

走路多了,吃药就少了!

其实,不止是康复,对健康的人来说,走路多了,身体好了,吃药自然也就会少了!

走路像吃降糖药

步行使全身的肌肉得到锻炼,而人的机体中只有肌肉组织中才有能够与胰岛素结合的受体,通过与这个受体结合,胰岛素才会启动起来,当我们血糖升高时,胰岛素才能发挥降低血糖的作用。

走路强骨骼

研究表明,如步行、跑步等承重运动比游泳这种非承重运动骨骼钙的沉积率高。建议除了多喝牛奶外,还要养成运动的好习惯。相对于一瓶瓶的补钙剂来讲,走路是个经济方便的保钙运动。

排毒促循环

北京科学健身专家讲师团秘书长赵之心表示,走路时会感觉发热,会流汗,这说明我们的血液循环通畅了,机体也处于排毒的状态。所有能冒汗的事儿其实都在排毒。

养肝又护肾

赵之心说,肾好不好看眼皮就行了,很多人眼睛是肿的,这可能是肾有问题的表现,而走路是护肾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另外,现在饮食方式改变,有不少人吃出喝出脂肪肝,但通过走路把脂肪肝走没的例子也比比皆是。

血管老得慢

老年人腿脚发冷行走困难,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下肢动脉病变堵塞造成的。如果下肢动脉仅是轻度狭窄,可以先从改变生活方式入手。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师徐欣指出,步行可以使80%以上患者的症状得到缓解。

3

健康走路八法,你真的会走路吗?

走路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世界上最好的运动”,赵之心介绍,当你有效大步走的时候,能够调动占全身50%的腿部肌肉,50%血液,刺激50%血管,50%神经,按摩肝、胆、脾、胃、膀胱、肾经6大经络,健身的效果可见一斑。

但要注意,可不是随便走走就能达到健身目的哦,看看科学走路八法,你做到了几条:

第一法:大步行

后腿用力蹬,前腿往前抬,两腿肌肉用力就大了许多,步幅自然地加大了许多。

第二法:10点10分走

两手侧平举到表针中的10点10分位置上,保持这个动作,可以有效锻炼颈部的肌肉,缓解颈椎痛。

第三法:呼吸锻炼

在走步时心里数着四个数,一二三慢吸,第四步快呼,这样可使氧和肺泡之间的红血球氧及二氧化碳交换的几率加大,使全身充氧。

第四法:扭着走一走

行走过程中,可以有效增加一些躯体动作。比如说扭着身体走,会搅动内脏,相当于对胃肠进行了良性按摩,可增强排便功能,防止便秘。

第五法:抬腿走

抬腿走就是每走一步,大腿屈膝高抬,可锻炼髂腰肌,防止老年人疝气。

第六法:“认真”走

给走步增加一些难度,可以有效调动神经系统的参与量,提高神经系统的指挥和控制能力。

第七法:“弹”着走

两脚朝前,每走一步十个脚趾头都要用力,特别是大脚趾头要用力,把人要弹起来。对脚部疾病,如脚趾痛、脚弓塌陷、踝关节问题,可以得到有效改善。

第八法:倒着走

可以强化腰腿肌肉,增强平衡,比正行耗氧多。

著名心血管专家洪昭光教授还有个有趣的建议:走路一定要拉着老伴的手,聊的话多,肌肉增强,脂肪减少,情绪改善,痛觉下降,连感冒、发烧、癌症都少。

4

TIPS:特殊人群这样走

走路敲一敲,裤带松一尺

如果你的肚子软软的,而且还有“救生圈”,走路时不妨两只手敲打左右两侧腰部,每天坚持半小时,保准腰围飞速下降。

赵之心解释,这是因为环绕在我们腰间的带脉,就相当于马路上的“环岛”,四面八方的车辆,都要经过“环岛”,如果环岛堵了,其他的路也好走不了。经常敲打带脉,不仅能打通经络,而且还能促进大肠蠕动,每天都运动,腰腹部的赘肉自然就会跑掉。

脚尖踮起走,补肾又壮阳

河南医院王新志教授介绍,从肾脏到脚尖有一条连线,这就是足少阴肾经,如果踮起脚尖走路,拉一拉线的一头(脚尖),线的另一头(肾脏)就会受到刺激,从而起到补肾壮阳的作用。

每天踮起脚走上半小时,中间可走走停停,累了就休息。总之,能达到刺激穴位的目的就行。踮着脚尖走路对全身的协调性要求比较高,患有高血压、骨质疏松的中老年朋友还是不要试了。■

张效房:十二年肾癌、脑梗,96岁名医依然坐诊查房,全靠饮食

▲张效房眼科专家。年10月出生于河南开封,郑州大学教授、医院主任医师、是我国眼内异物研究的奠基人和眼外伤专业的学术带头人。

来源:快乐老人报

精致的西装,笔直的领带,整齐的头发,每天上午8点半,一位儒雅的老绅士会准时出现在河南医院门口,面色红润,精神抖擞。他就是我国眼科一代宗师张效房教授。96岁的张教授,如今依然坚持坐诊、查房,主编《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还帮学生修改论文。

1从不吃补药,一碟青菜是必备

别看张教授工作起来精神焕发,浑身是劲,早些年他身体并不好,“前列腺动过大手术,后来又突发脑梗塞,年因肾癌切掉了一个肾”。张教授认为,自己如今的身体得益于手术后12年的调养。

手术前,张教授酷爱吃肉,每顿饭牛羊肉是主食。肾癌手术后,“我首先是减少肉的摄入量,每天只吃几片酱牛肉或者几块烧鸡,不超过二两;其次是坚持少食多餐,每天吃四顿,除了正常一日三餐,每晚睡前我会再吃几块饼干或者几颗核桃酥,但每天主食绝不超过5两”。

一碟青菜是张教授每天中午和晚上的必备,白菜、青菜、西兰花……开水一烫,也不放盐,捞出即食。“我的学生们都说我面色红润,但几十年来我从来不吃补药,连学生送的阿胶我也分给家人,要说我精神,全靠饮食。”张教授自夸道。

2早饭后睡10分钟的回笼觉

睡觉是最好的养生,张教授的睡眠时间也与一般人不一样,他每天坚持睡3次觉。

没有改完的论文,张教授会拿回家继续修改,有时会改到凌晨一两点,“这是多年来的习惯,到了凌晨2点,我洗漱完毕倒在床上立马就能睡着,我不调闹钟,早晨6点半至7点会准时醒来。每晚5个小时的睡眠我很安稳,比起睡眠时间,睡眠质量更重要”。

90岁以后,张教授几乎没有运动的习惯,早饭后他并不急着出门,而是重新躺到床上,睡10分钟的回笼觉,“10分钟不长,但对养精蓄锐很重要”。午饭过后,张教授会先看半小时报纸,“然后会午睡20分钟,下午和晚上就会精力充沛”。

3眼科泰斗从不做眼保健操

作为国内眼科泰斗,张教授是无数眼病患者的“光明使者”。96岁仍主编杂志,频繁用眼,张教授却说,保护眼睛并没有偏方。“每次用眼时间不宜过长,我每次改论文,每隔45分钟就会起身休息,或闭目养神,或眺望远方,让眼睛放松,我从来不做眼保健操,也不提倡,做眼保健操时很可能因为穴位不准或力度不对往往适得其反。”许多老年人易患白内障,则要注意“不要在阳光下看书读报,夏天出门戴一副防紫外线的太阳镜”。同样,看书时光线也很重要。张教授建议,在书桌前看书时,光线应从左前方照来,这样就不会直接反射至眼睛,导致损伤视力。

4人生难得潇洒,要多笑,要学会忘记年龄

张教授曾总结自己的养生方法为“五要”和“六不”。五要即要说、要笑、要唱、要跳、要俏;六不则为心不烦、脑不闲、嘴不馋、腿不懒、酒不贪、烟不沾。随着年龄增长,唱和跳,张教授已渐渐放下,但其余几条,仍是他如今生活的真实写照。张教授尤其爱笑,他总说:“人生难得潇洒,要多笑,要学会忘记年龄、忘记病痛、忘记得失,每天开开心心,就会不知不觉长寿健康。”■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健康时报、快乐老人报,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

联系电话(







































北京治疗白癜风大约多少钱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8haocangku.com/bnzwh/3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