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喽!大家好,我是小眼睛。
下面这则故事是真实存在的,它发生于蓬溪的一个小山村,主人公是小眼睛的邻居。
主人公家有六口人,准确的来说连上他家新添的小婴儿,有七口人,主人公的父母,主人公两口子和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主人公的父母今年已有六十多岁了,有点傻,说话有点结巴,不怎么注重个人卫生,家里家外一团糟。
正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不幸的是主人公也遗传了他父母所有的不良习惯,一套衣服穿一个季都不会换洗,但好在他勤劳苦干。
他十二岁的时候,在老经观寺庙供奉菩萨,到了适婚年龄,他还俗下山了。
他相了二几个亲,都没有成功,年轻的女孩,一见面看他两眼,转头就走。慢慢的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年纪越来越大了,他开始着急万分,他知道以他家的条件,他年轻都没有人愿意嫁给他,更别说他年纪大了,他不得不“降低”相亲对象的标准,对于他来说,对方是不是未婚已全然不重要了,他请媒婆帮他留意离过婚的女生,女生年纪的大小,他不介意。可就算是这样,还是没有人愿意嫁给他,个别的离异“姐姐”相中他,可是一到他家,见他家所处的环境,转头就走了。听他妈妈说更搞笑的是,在他相亲的行列中,有一个只比他妈小一岁,同村的人都在笑话他,到底是他找媳妇还是给他找小妈。
他好想结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家,有老婆有孩子。可是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件不能轻易实现的梦想。
随着他受到的打击的增多,他十分沮丧,慢慢的他不在热衷这件事了,他相信缘分天注定,是他的终究是他的。
后来,在他三十二岁那年,经媒人介绍认识王梅梅(化名),王梅梅十六岁,有点痴呆,疯疯傻傻的,洗衣做饭完全不会,可是他还是义无反顾的决定要娶她。
同年他们就有了属于他们的第一个儿子,第二年又迎来了第二个儿子。不幸的是这个大儿子有点遗传了他妈,走路颠颠倒倒的,走不稳,流口水还有支气管炎,先天性白内障,现在已经三岁多了,还吐词不清。相比大儿子之下二儿子还算比较正常。
古言道:有妈的孩子像个宝,可是两个宝宝投生在这个家庭,有一个疯子妈,注定是不幸的,四面八方的好心人,给他家送来了好多小孩和大人的衣服,可是他们不洗衣服,穿一次性的,穿脏了就罢在家里,家里的脏衣服堆积如山,家里的积极堆积如雪,两个小孩夏天从来不穿裤子和鞋子,不洗澡,洗澡也是一点水,大娃洗了小娃洗,两个小孩也是饱一顿饿一顿,有时候小眼睛也会拿一些小面包给这个可怜的孩子。正如四川这个天,是冰冷的残酷的,可是两个小宝贝依然是赤脚光腿,如若谁说上两句,她的奶奶还不乐意接受。
谁也没有想到,主人公夫妇不顾所有人的反对(他父母还有外嫁的妹妹),毅然在今年的十月又生下了一个女儿。
同村的邻居,问他为什么又生一个孩子?他总是乐呵呵地说,生儿养女为防老吗!儿女双全凑成一个好字,多一个孩子,我老了,多一个人孝顺我。
我觉得,主人公何其的自私,一家七口全靠他一个人的经济来源维持生活的开销,年迈的父母还要帮着照顾三岁多的大孙子和两岁多的小孙子,现在又增加了一个嗷嗷待哺的小孙女,媳妇又是傻子,一天到晚只知道吃,多说她两句,她还要跑,父母还要去追赶。所以照顾孩子的重担全部挤压在了父母身上,父母还要经管田地的庄稼。
主人公做事从来是欠妥,他在我们县城门厂里面上班,一个月三四千,不稳定,不包吃不包住,他每天晚上都会回来。
主人公是何其的自私,他从来没有考虑父母和孩子们的感受,现在孩子们还小,吃穿用度可以节俭,吃差点,捡衣服穿。可是他从来没有想过孩子们的以后,,乡村里已经办学校了,孩子们以后上幼儿园,上小学,还要去县城里租房子,吃喝拉撒,这些都是要钱。他好像从来都不会考虑。
据说生三胎还要罚款,是不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