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早熟"一直是近年来家长间的热议话题,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儿童出现性早熟的人群约占儿童总数的0.43%,患儿人数大约在53万左右。出现"性早熟"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家长对这一问题的疏忽,如能及早发现、尽早干预,这一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避免的!
什么是性早熟?性早熟有哪些特征?
性早熟通常是指女童8岁前,男童9岁前出现性别特征发育异常的疾病,生活中常见于女生乳房过早发育,男生过早出现喉结等症状。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纷纷表示自己不知道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性早熟,今天教大家几个判别方法。
女孩性早熟特征:乳房发育过早,月经初潮提前
女孩在8岁前,乳房便开始发育就是性早熟,随着乳房发育还会出现肿块等状况,有的孩子还会过早出现月经初潮的状况,女孩在10岁前出现月经初潮,就是性早熟的体现。
男孩性早熟特征:男性特征增大,出现喉结
男孩子在9岁前声音开始变粗,而且出现喉结和胡须、生殖器官变大等情况,基本就可以判断为性早熟。
性早熟的"元凶"究竟是谁?
网上盛传许多会导致孩子性早熟的食物,如催熟蔬菜、激素炸鸡、豆浆等等,但实际上这些说法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就比如催熟蔬菜,其实并不是催熟,而是反季节蔬菜,这样的蔬菜并不会影响人体内分泌,导致孩子性早熟。至于炸鸡,许多人认为炸鸡所采用的的都是激素鸡,但是对此国家早已有严格的标准来管控,炸鸡选用的是一种名为"白羽鸡"的品种,这种鸡本身就有出栏快、肉质肥等特点,一个半月出笼是在正常的范畴内。再来说说豆浆,许多人认为豆浆中含有的"大豆异黄酮"会让孩子性早熟,但其实这种类雌激素不同于人体激素,这种激素能被人体吸收的是少之又少,并没有办法引起儿童性早熟。
根据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营养过剩导致的肥胖是儿童性早熟的一个主要原因。一些家长尤其是老人总爱给孩子吃大鱼大肉,而且喜欢追着喂,结果越吃越多越吃越胖。其次,一些高热量的垃圾食品,比如炸鸡、薯条、甜点、饼干、饮料等,也很容易导致超重和肥胖。更有一些糊涂的家长按照成人的标准给孩子盲目进补,其结果必然是有害无益。对于正常生长发育的孩子来说,什么燕窝、花胶、人参、甲鱼、枸杞、高丽参、冬虫夏草,还有各类益智健脑的保健品,真的没必要。
除了因营养过剩导致肥胖引起的儿童性早熟之外,以下这些因素也很可能造成孩子提前发育,而往往未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
含激素的药物
误食有性激素的药品(如避孕药),接触了带有会引起性早熟激素的化妆、护肤品,也可能会导致孩子性早熟。
可怕的增塑剂
塑料玩具中的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酯,它类似于人体内的性激素,会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各种途径进到人体。如果增塑剂超标,孩子频繁接触,就可能导致男宝宝生殖能力减弱,女宝宝性早熟。
情爱刊物
在言情书籍、影视作品中,有大量关于情爱的文字和画面,儿童一旦较多看到这些内容,也容易诱发性早熟。
性早熟影响孩子未来身高,更影响心理健康!
广州中医院儿童分泌科主任梁立阳表示,很多家长觉得女孩来月经之后才是青春发育的开始,实际上月经初潮已经是她身高发育的一个顶峰了。事实上,女孩从第一次来月经到18岁成年之间,身高大概只剩下5~7公分的增长空间,一个10岁就来月经的女孩和一个12岁来月经的相比,就等于少了两年的生长期。换一个角度解释,性早熟的孩子身体内的雌激素、雄激素水平会提前升高,这些激素会促进骨骼的骨骺生长板的闭合,一旦闭合,孩子便没有长个子的空间了,很容易比其他同龄人矮小。
除了身高,目前还有一些观点认为,性早熟会影响孩子长大后的生育能力。对此,梁立阳主任指出,目前国内还缺少这方面的研究来证明性早熟会严重影响生育,不过国外有一些观察大样本的追踪或论文发现,性早熟的女孩子成年后发生乳腺癌、卵巢早衰等问题的风险可能会增加。
性早熟对孩子身体的影响很大,这点最为中国家长所担心,但心理层面的不良后果却往往被忽视了。专家表示,性早熟的孩子生理和心理是分离的,因为跟其他同龄人不一样,他(她)们往往面临很大的心理困扰,比如一个女孩如果在小学三四年级就来了月经,她可能上体育课不敢请假,没办法很自然地去卫生间更换卫生棉。这些生理知识或许家长还可以通过合适的方式教会孩子,但性早熟还有另一个不得不说的影响:当激素水平升高,孩子会自然而然对异性产生兴趣,此时就更容易出现让中国家长挠头的早恋问题,而且因为孩子不懂自我保护,甚至有被侵害的可能。
面对儿童性早熟,家长可以做什么?
专家提醒,观察孩子性特征的时间宜早不宜迟,目前孩子普遍发育提早,家长千万不要等孩子上了中学,到了十一二岁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