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22日-26日,昌平一中教育集团天通苑校区按照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开展年春季学期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要求,对初中和小学进行了春季学期第一次视力复测工作。
首先,学校保健室丁颖老师对各班主任进行了视力检测工作培训,以班为单位开展视力自测,加强学生自我管理活动,培养学生对其视力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树立不良用眼习惯的自我纠正意识,建立班级群防的集体荣誉感。视力检测工作结束后,丁颖老师负责做好每位学生的视力档案登记和录入工作,依据《北京市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系统》的数据结果开展视力不良分段管理和分级防控:对有视力下降明显趋势和轻中度近视的学生及时把结果反馈给家长,针对性地对学生实施相关干预措施,如:建议家长监督学生在家用眼时间,减少看电视及电脑上网时间,按时休息;把班级视力5.0以上及边缘视力学生名单汇总成表格下发各班主任,要求班主任督促5.0视力段、边缘视力段学生每月来保健室自测一次视力,保健室负责记录检测结果,跟踪视力变化,及时采取措施,预防近视发生。如:建议班主任按国家规定的标准要求,根据教室采光照明情况和学生视力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学生座位,根据学生身高变化,及时调整其课桌椅高度;学校将每天两次眼保健操时间纳入课表,认真落实每天两次的眼保健操时间,组织学生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定期开展眼保健操质量检查和评比。依据《北京市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系统》的数据结果分析全校学生视力不良检出总体情况:对轻度、中度、重度视力不良和边缘视力、正常视力学生进行分级管理与监测,并把各年级、各班级视力不良检出数据上报主管领导,通过家校合作让学生、家长了解近视眼的发生机理、预防措施及防近的现实意义,让家长们共同参与学校的“防近”活动,督促家长为学生提供有利于视力保护的学习环境、控制学生近距离用眼时间及时纠正不良的用眼卫生习惯、视力下降明医院就医,携手共防近视,共同寻找防止近视眼的突破口,切实加强中小学生视力保护工作,全面提升青少年儿童综合素质,推动学校近视防治工作的有序开展。青少年如何预防近视?
影响孩子视力的因素有哪些?
1、遗传因素:有相关研究表明,近视属于多因素遗传,因此、如果父母均为高度近视,孩子近视的发生率就相对较高,需要更加注意后天用眼卫生;2、用眼习惯不良:如长期在光线不足或光线不稳的环境下阅读,用眼距离过近、书本印刷不清、用眼时间过长等都会对视力造成不良影响;3、眼部基础疾病:如孩子患有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白内障等,或后天性疾病,如果过敏时结膜炎等,均会导致视力下降,需要到眼科门诊进行及时检查和治疗。孩子近视/视力下降有什么先兆?
孩子可能会表现为:看物体时经常眯眼、频繁眨眼、经常揉眼睛、歪着头看物体、经常皱眉、经常拉扯眼角、看东西时眼睛跟着东西贴得很近等。体育锻炼对预防孩子近视有帮助吗?
体育锻炼预防近视的原理是通过减少近距离用眼、帮助孩子放松眼部调节,打乒乓球、羽毛球、跑步、体操等都可以选择,最好是户外活动,建议每天能保证2小时以上,不仅对视力有益,同时也可以让孩子强健体魄。
教室里有没有“黄金护眼座位”?
教室座位并非越靠前越好,青少年儿童近视的原因是由于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而教室座位到黑板的距离均不属于近距离用眼,家长大可不必纠结座位,更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