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用途极为广泛,不但易于烹制,更是营养丰富。但是鸡蛋曾经被认为是不健康的食物,主要因为鸡蛋中蛋黄的高胆固醇含量。以往的科学家认为食用胆固醇会提高体内胆固醇的水平,并增加心血管疾病病的风险,令很多人闻“蛋”色变。甚至进食时舍弃蛋黄部分只吃蛋白。
胆固醇过高意味着什么?
胆固醇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脂肪物质,它在人体的作用包括合成激素、组成细胞和帮助吸收维生素等等。过往普遍认为,进食胆固醇会显著提高体内胆固醇的水平,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血管中的胆固醇分为低密度脂蛋白(俗称坏胆固醇)和高密度蛋白(俗称好胆固醇)两种,他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有不同百分比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蛋白质构成。低密度脂蛋白含有更多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它们会积聚于血管病引起动脉硬化和阻塞。相反,高密度蛋白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低,反而会从血管中收集游离的胆固醇并带走,减低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因此,无论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高,或高密度蛋白胆固醇过低,都是不健康的信号。
胆固醇过高可以吃鸡蛋吗?
现代研究表明,我们饮食中的胆固醇摄取对于体内的胆固醇水平来说影响微乎其微。我们体内的胆固醇大部分在肝脏产生,并于肠道中通过胆汁被人体自我回收。数据亦支持此论点,适量进食鸡蛋并不会增加患心脏病的机率。
现在并没有机构研究健康人士每天鸡蛋的摄取上限。但澳大利亚的心脏基金会建议,高胆固醇的人士每周应进食不多于7颗鸡蛋。加拿大的人口卫生研究所最新研究亦支持每天进食大约一个鸡蛋,对有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的病史的群体,都属于安全的。并不会增加他们心血管疾病复发或死亡率的风险。
适量食用鸡蛋的好处亦非常的多!鸡蛋本身的蛋白质、脂肪和卡路里的比例非常平衡,令进食后容易获得饱足感,是减肥健身人士的餐单必备。其中蛋白的部分主要提供丰富的蛋白质,而蛋黄则是大部分营养成分的来源。鸡蛋中所有的矿物质、脂溶性和水溶性维生素都几乎在蛋黄之中。而美国心脏协会更指出,蛋黄中更更富含是叶黄素和玉米黄质,这些类胡萝卜素有助预防中老年人常见的眼部疾病如白内障及黄斑变性。
容易导致胆固醇过高的食物其实是它!
临床研究显示,与饮食中的胆固醇相比,反式脂肪摄取更会增加体内坏的胆固醇水平,并同时降低好的胆固醇水平。
由于反式脂肪方便储存、价钱廉价和能使食物口感分外酥脆而广泛被加工食品业应用。反式脂肪常见于包点、蛋糕和饼干这种使用起酥油制成的食物。另外,大多数油炸食品亦含大量反式脂肪,例如早餐时常见的油条、蛋饼、葱油饼和可颂等等。
其实反式脂肪摄取每天只要多于总热量的1%,相等于半茶匙的分量,已经会威胁心血管健康。胆固醇过高的人士需要加倍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