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大家都懂,那气化呢?什么叫气化,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的。我们吃的食物,整个流程就像汽油提炼的过程一样。我们的汽油先是从地底下抽出的石油,经过提炼分类。我们吃的食物,关键要完成两大块:第一大块是消化过程,第二大块是气化过程。
消化的五个过程1、嘴里的酶化我们吃在嘴里的食物经过咀嚼和口水混在一起。这个口水就是脏腑分泌的泉水,我们讲琼浆玉液,将食物和唾液经过咀嚼成为奶样的东西咽下去,它就达到了琼浆玉液的水平。印度的甘地先生曾说过“嚼汤喝饭”。汤通过嚼和消化酶混合,饭通过咀嚼给嚼成水样自行下肚。现在女性都希望皮肤像玉一样,那我推荐你个方法,凡是吃饭嚼得很细的人,他的皮肤就是细腻的;凡是狼吞虎咽的人,他的皮肤就是粗糙的,不信大家试一试。食物通过咀嚼像水一样自行下肚,那胃是非常舒服的,因为食物已经酶化了。
2、胃液的酶化胃液通过胃的蠕动把食物第二次酶化。这样需要有够浓度的胃液。这样呢,就要求饭前饭后半小时不喝水,就可以保证胃液的浓度。
家庭主妇会有个经验,男人的衣服洗衣粉不能放少了。放少了,洗完后晾起来有味道,这就是因为洗衣粉浓度不够。因为男性分泌油脂多,所以洗衣粉量要多些。南方人饭前喜好喝汤,这个不要紧,因为汤浓度高,量也少,它就不算简单的饮料和茶水,不会起到破坏的作用。同时呢,饭前喝点酒也是有助于消化的,可以加快血液的流速。
3、小肠的吸收食物在胃里被磨碎了以后呢就进入小肠,小肠是依靠肠壁来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营养。肠呢,是月加昜,就是旦加勿。昜(音阳)代表着太阳,代表着阳气。昜字代表小肠这个脏腑是阳性的,经络为手太阳小肠经。也就是说进入小肠的这些水份,必须要经过气化。胃的食物在小肠经过气化,营养变为了气体,由小肠的肠壁上升到了脾。
4、脾的上下交通脾是月加卑微的卑,卑即土地之意,脾胃如土。人体分上中下三焦:上焦心肺,中焦脾胃,剩下的脏腑在下焦。上焦如天,中焦如地,下焦如海;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心肺要像雾,不能实,沤即沤熟,渎即通。清气上升为云,下降为雨,上焦和下焦要通,清气上去了后,大脑清醒。上面的东西下来后,人会感觉轻快。中间不能堵,这叫上下交通。
“交通”一词也是从《黄帝内经》来的,如果中间出了问题,吃多了,上下就不能交通。清气不能上去,人就会昏昏沉沉。浊物不能下行,人就会浑身臃肿。所以脾呢,它在中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就像大地一样。脾将食物经过进一步的升化上升到第五关,就是上输于肺。
5、肺的疏布肺为宰相之官,它把脾输送上来的精华加上氧分子融合在一起,然后再部署给人的全身。所以呢,叫做肺朝百脉。
所以呢,我们看到食物经过这五个过程才真正完成了消化的过程,把营养能够传遍全身。这仅仅是完成了消化,还没有最后完成气化。
营养气化的作用气化是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营养到了全身,气化就开始了。要有充足的气把提炼出来的汽油雾化燃烧,然后产生动力。
这个营养液在大脑里面被气化了,人就会心明眼亮。
如果不被气化,营养就会聚集在这里,形成一个营养团。这个营养团久而久之就会变成酸性物质,再过一段时间就形成了细胞的变异,那就是肿瘤。
何为瘤?肿瘤的瘤和流水的流,留而不流便成瘤。营养液到了眼睛,燃烧了眼睛就是亮的。如果留在眼睛里没有被气化就是白内障。
如果留在鼻子里面没有被气化就是鼻炎,不通气了;
到了耳朵里面,拥堵住了没有被气化,耳朵就背了;
在肝里面没有被气化,一开始就是肝脂肪过高;
再过一段就是肝硬化;
再后来就是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