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医医院柯治生医生为大家带来《蜡样芽胞杆菌性眼内炎》的精彩演讲。温故知新,今天我们来回顾柯治生医生的精彩讲课内容,学习更多临床经验。
欢迎观看视频:(建议在wifi下观看)
一、眼内炎
①临床指细菌/真菌/寄生虫引起的感染性眼内炎
②感染途径:外源性眼内炎、内源性眼内炎
③外源性发病率:外伤眼内炎占20%—30%;眼球穿通伤占2—7.4%,球内异物者2倍;多G+菌。
二、蜡样芽胞杆菌眼内炎
进展迅猛(12h—48h),为角巩膜/视网膜毁灭性损害。处理不当时,轻者视力丧失,重者摘除眼球,易发生纠纷。
1、致病机理
2、特点
①病因:致伤物附着泥土、草屑
②起病:骤急重,呈爆发性改变
—1/2天内即出现眼部红痛及视力减退
—1~2天全眼球炎
—2~3天眼球不保
③眼睑:红肿、固定、眼压高,眼球活动受限
④结膜:高度充血、水肿脱出、分泌物多
⑤角膜:浸润灶/脓疡向中央进展,伤口可能裂开
⑥前房玻腔:蛋白及细胞多,积脓,混有血
⑦眼压:高低不定
⑧全身:发热、白细胞增多
3、临床表现:角膜典型浑浊
角膜水肿及脓疡始于周边向中央发展,环形或全基质脓疡。
4、特检诊断
①早期诊断困难:疼痛是原穿孔伤或是感染引起
②影像检查排除眼内异物
③超声诊断:判断感染的程度和范围
④病原学检查(最可靠)
—确诊:涂片:确定细菌类型;培养:分泌物,房水或眼内组织
—培养阳性:56%
5、治疗方法
①全身用药:防眼外蔓延
②滴用眼药:疗效差
③玻腔注射:眼内有效浓度,敏感药物:万古霉素、氨基甙类、喹诺酮
④首选:玻切+晶体去除+异物取出+硅油填充+注药
⑤尽早手术
玻切治疗蜡样芽胞杆菌眼内炎有效
①去除晶体、玻璃体及细菌/毒素
②取标本、提高化验阳性率
③玻璃体注药、灌洗
④硅油抑菌繁殖
玻璃体切除术
刮除角膜上皮,角膜逐渐浑浊;玻璃体雪花状,咖啡色,视网膜血管闭塞,出血、脓苔、溶解、吸收...只见视盘。
6、预后
①外伤
②无光感、全眼球炎、眼球摘除、眼球萎缩、全身炎症
③常见并发症:低眼压、虹膜粘连、角膜上皮缺损、角膜白斑、视网膜脉络膜脱离等。
三、病例
病例一
①女性,43岁,左眼“铁丝”钩伤视物不见1天,因“左眼角膜穿通伤,左眼眼内炎”入院
②PE:VAscOD:OS:LP,角膜1点见3mm裂伤,角膜水肿,瞳孔区絮状渗出
③当日行“左眼角膜缝合+前房冲洗+玻腔注药术”(万古+头孢)
④涂片:蜡样芽胞杆菌?
⑤术后B超:左眼玻璃体轻湿
⑥注药第3天:眼前节照相+B超:左眼玻璃体混浊
⑦注药后第4日行“左眼晶切+玻切+玻腔注药术”
⑧玻切后第2天
⑨玻切术后一个月
病例二
①男性,49岁,右眼“石子”溅伤后眼痛,视物不清1天
②右眼眼内炎,角膜穿通伤并球内异物
③PE:T36.2℃,VAsc:ODLP
④结膜充血,角膜混浊,5点见2mm创口,前房维渗出
⑤眼部B超
⑥当天1小时后
——行“右眼晶切+球内异物取出+玻切除+注油+注药术”
——术中:角膜水肿混浊,前房渗出,积脓,视盘色白,视网膜血管阻塞,表面渗出膜,6~9点隆起,7点位见数个裂孔
——涂片(前房、玻璃体):找到G+杆菌
⑦术后第3天
——诉右眼疼痛,头痛明显
——PE:T36.4℃。VASc:ODLP,眼压:OD28.0mmHg
——结膜翻于睑缘外,角膜混浊,分泌物多,前房渗出物
——培养(前房液、玻璃体):蜡样芽胞杆菌感染
⑧出院情况
——PE:T36.5℃。VAsc:ODLP,眼压:OD:7.2mmHg
——OS:13.9。角膜中央逐渐透明,前房渗出物有所吸收
病例三
①男性,44岁,左眼“铁丝”溅入后视力下降6小时
②左眼眼球破裂伤:球内异物;白内障
③PE:VAscOS:FC/10CM
④角膜5mm全层裂伤,虹膜嵌顿,表面脓性分泌物,一异物嵌顿于晶体
⑤眼眶CT:左眼球内异物。异物涂片:未找到细菌。
⑥左眼部B超: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脱离、脉络膜脱离
⑦左眼内窥镜下晶切+玻切+注油+注药+角膜缝合术
房水涂片:找到革兰阳性菌,白细胞(+++)
玻璃体涂片:找到革兰阳性菌,白细胞(++)
角膜术后2天,玻切术后1天
T37.8℃VAsc:osHM/BEIOP:OS:指测T+1
角膜术后4天,玻切术后3天
T37.3℃VAsc:odosLP/BE
角膜术后8天,玻切术后7天,出院
T36.8℃VAsc:osNLP
角膜伤口缝线松弛,角膜混浊,前房凝固物,虹膜前粘
四、总结
①认识该病严重性,预后极差,进展太快
②早诊断和告知,尽快手术(禁食?)
③无球内异物预后好
④异物取出后也未必能避免
⑤晶状体异物也会发生
⑥角膜伤口缝线松脱,可能看不到前房积脓
⑦玻切+晶体去除+异物取出+硅油填充+注药
⑧视功能差——毒性反应重?
视频版权归医信眼科所有,未经允许,转载必究!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