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英
副主任医师
医院白内障二科主任
年毕业于包头医学院临床专业
从事眼科临床工作16年
糖尿病、色素膜炎并发白内障
病史摘要
患者冯某某,男、47岁,主诉:左眼渐进性视物模糊1年,加重1周。患者糖尿病史3年,一直餐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每晚8u,血糖控制不稳定,一直不予重视,曾有左眼红痛病史,未予重视,自行好转,近一年出现左眼视物模糊,逐渐加重,曾就诊于外院,诊断为“左眼并发性白内障,左眼陈旧性色素膜炎”,1年内无左眼红、痛等其他不适,否认其他病史。眼科检查:右眼视力:远:0.4,近:J3,矫正视力:-8.50DS/-1.00DCx5=0.8;眼睑无肿胀、无内外翻,泪小点位正、开放,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角膜透明、KP(-),前房轴深约2.5CT、边深约1CT、房闪(-),虹膜纹理清,瞳孔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晶状体透明,玻璃体混浊,眼底视盘界清、色正、C/D=0.3、A/V=2:3、视网膜颜色正常、黄斑中心凹反射正常,左眼:视力:远:0.05,矫正视力:-5.00DS/-1.00DCx=0.1;眼睑无肿胀、无内外翻,泪小点位正、开放,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角膜透明、KP(-),前房轴深约2.5CT、边深约1CT、房闪(-),虹膜纹理清,4点位至8点位虹膜粘连于晶体前表面,瞳孔不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迟钝;晶状体皮质混浊、核混浊Ⅲ级,表面可见散在陈旧性细小色素颗粒附着,小瞳孔下眼后节窥不清,散瞳后:玻璃体混浊,眼底隐见视盘界清、色正,余窥不清。诊断为:左眼并发性白内障、左眼陈旧性色素膜炎、双眼屈光不正。
辅助检查:
术前验光示:右眼高度近视、散光,左眼近视、散光
瞳孔后黏连:范围4点到8点位
左眼玻璃体轻度混浊,无中间色素膜炎体征
角膜内皮功能良好
显示睫状体未见异常,前房回声清晰,无色素膜炎反应
Oct:左眼隐约判断黄斑区结构可
生物测量示:双眼屈光不正,
角膜地形图示:散光-1.44D
双眼均有1.0D以上的散光
病情分析
1.色素膜炎容易反复发作,白内障手术刺激及人工晶体植入易继发色素膜炎,2.陈旧性色素膜炎,瞳孔后黏连,瞳孔散大困难、无法精确定位散光晶体位置,不建议植入散光晶体。3..色素膜炎易复发,易形成后发障,但是瞳孔散大困难,给后囊激光后带来了一定的难度。4.患者47年,年轻,糖尿病3年,平时血糖控制欠佳,后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需眼底后续治疗,包括视网膜激光、玻璃体切除等。5..人工晶体易激发色素膜炎反应,应该选择疏水性丙烯酸酯材质、单焦点非球面人工晶体。6..右眼高度近视,患者一直佩戴眼镜,左眼白内障术后人工晶体预留度数-2.50D左右,
治疗:
综上所述1.该患者左眼陈旧性色素膜炎,1年内无复发反应,为了避免术后炎症复发,术前3-4天除常规消炎药物外,给于激素类药物和非甾体类药物。2.左眼手术方式:左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术中分离后黏连瞳孔,植入疏水性丙烯酸酯材质、单焦点非球面人工晶体,固于年3月14日在表麻下行左眼瞳孔后黏连分离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预装式非球面人工晶体植入术,人工晶体植入19D,预留-2.10D,3.术后常规抗炎对症治疗,激素和非甾体类药物6次/日,点术眼,睡前散瞳活动瞳孔,防止炎症刺激瞳孔后黏连。
术中分离后黏连瞳孔
术后第一天恢复良好,无不良反应,视力0.5,左眼角膜透明,房闪(-),瞳孔圆,直径约3.5mm,对光反射迟钝,人工晶体居中,透明,玻璃体混浊,眼底乳头边清、色正,黄斑区光反未见,视网膜橘红色,未见出血及渗出。
术后检查如图:
出院后嘱患者严格医嘱用药,激素和非甾体药物仍6次/日,持续1周,1周后根据病情逐渐减量,常规睡前散瞳活动瞳孔,定期复查
该患者通过行左眼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PCB00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得到了满意的效果,出院后复查病情稳定,无炎症反应。
通过此患者总结如下:
1.色素膜炎患者色素膜炎容易反复发作,导致瞳孔后黏连,继发青光眼、白内障,白内障手术时机应色素膜炎稳定3到6个月后手术为宜,且术前3天左右给于激素和非甾体药物治疗,预防复发,术后应严密观察病情,每晚睡前散瞳药活动瞳孔。
2.糖尿病、色素膜炎患者瞳孔散大困难,如出现后发障,后囊激光时易损伤晶体光学部,建议糖尿病、色素膜炎并发性白内障人工晶体选择疏水丙烯酸酯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好,能够减少后发障及囊袋皱缩的发生。
3.糖尿病、色素膜炎并发性白内障,术前瞳孔后黏连、散大困难,术中分离后黏连瞳孔仍无法散大影响手术操作者,术中使用超乳辅助钩和晶体调位钩对拉虹膜,扩大瞳孔,必要时可采用辅助器械虹膜拉钩等。
给患者选择预装非球面人工晶体的优势:
1.预装非球面人工晶体是疏水丙烯酸酯材料,生物相容性好,囊袋皱缩发生率低,适合色素膜炎、糖尿病患者。
2.三点固定,连续囊袋接触,尖锐边缘设计,减少后发障发生。
3.透过健康所需的蓝光,暗视敏感度更高。
4.雾化边缘设计,防止边缘炫光。
5.球差和色差联合矫正,MTF值提高29%
6.光学直径大,便于DR患者术后眼底的观察,完成PRP或玻璃体切除手术。
1.本在线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2.本在线分享所载的信息、评论和其他内容均无意代替医疗卫生专业人员的医学判断并且亦无意作为可以信赖的建议,作为本在线分享的观众/听众您应该通过您自己的专业判断来评估本在线分享所提供的所有信息或咨询其他专业人士并查阅其他参考资料;3.(若适用请添加)本在线分享的观点或链接到的任何第三方的全部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由分享人自行负责。本在线平台以及强生公司不对其中包含或引用的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4.对于任何因使用本在线分享内容而可能遭致的意外、疏忽、侵权及其造成的损失,本在线分享平台及强生公司(or眼力健公司)对其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5.本在线分享的内容禁止转载、拍照、下载、传播。
更多精彩案例,请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