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如今已经成为社会性问题,不正确的用眼方式会造成孩子视力的快速下降,而如何挑选市面上琳琅满目的学生眼镜,已成为了父母们的新课题。近日,光学与光电行业的创新者蔡司成功上新蔡司小乐圆镜片,对学生眼镜进行了再升级,有效管理青少年近视进程。不仅如此,为了帮助广大家长深入了解近视防控的现状及趋势,蔡司于六一儿童节当天,携手腾讯医疗健康、上海科技报联合发布《年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趋势报告》,为家长及孩子提供近视预防的诸多建议。
经常会有家长在刚发现孩子近视的时候跟我说不理解,因为自己近视,所以从小就特别注意不让孩子看电视玩手机,怎么孩子还是近视了呢?而且自己也是后来才近视的,也不是先天就近视,也会遗传给孩子吗?
确实存在这种可能。只要家长已经近视,那么从遗传因素上来看,孩子近视的概率就会增加。并且,考虑到其他因素影响,就算家长不近视,孩子也有可能会近视。
因为近视是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环境因素包括的很多,比如城市化、教育水平提高、现代生活方式都可能导致近视的发生。
简而言之,现状就是近视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
数据表明,预计到年,全球50%的人都会近视,并且其中10%会患有高度近视。东亚和东南亚的近视发病率在过去几十年更是迅速增加。
我国的形势可能更为严峻。年全国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中,6岁儿童近视率为14.3%,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为80.5%。
而近视除了造成视力下降,还可能发展成高度近视,导致近视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脱离、白内障和青光眼等风险显著增加。据北京眼病研究的数据表明,高度近视已经成为我国首位不可逆致盲性眼病。
需要强调的是,近视一旦发生,就不可逆转,因此,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做好预防工作,尽量避免孩子近视。
那怎么做才能有效的预防近视呢?
1、尽早建立眼健康档案
小朋友刚出生时,眼睛比较小,通常会处于远视的状态。眼球在外界视觉刺激下不断发育,12岁左右会完成正视化,眼睛既没什么度数,视力也都正常。在完成这个正视化之前,眼睛通常要有一点远视度数,也叫远视储备。
建议家长在孩子出生后就可以带孩子做一次眼健康检查,建立眼健康档案。根据孩子配合情况,进行视力、度数和眼轴等检查。同时进行定期的复查,因为当孩子快要近视的时候,眼轴增长会明显加快,定期复查能够通过眼轴增长情况预测近视的风险。如果发现远视储备度数消耗过快或眼轴增长迅速,就要警惕可能快要近视了。
2、足够户外活动
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或者一周累计10小时,就可以有效预防近视。时间是可以累计的。如果每周累计能超过15个小时,效果会更好。这个户外活动,并不是说你一定要做什么运动,只要呆在户外就行。
在《年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趋势报告》中,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管理学院陶芳标教授就建议孩子两岁前不要接触任何屏幕,2-5岁每天只允许看1个小时屏幕,在幼儿园期间应每天至少3个小时户外活动,学龄儿童在上学后,保证孩子在校期间的户外活动时间的同时,放学或者双休日期间,家长也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
之所以要提倡户外活动,因为阳光会刺激多巴胺的分泌,而多巴胺有抑制近视发生的作用;户外可以看不同距离的物体,让眼睛放松;瞳孔在户外会变小,景深增加会使得看东西更清楚,这些都对眼睛有好处。
3、减少连续近距离用眼
连续的近距离用眼会使得睫状肌调节紧张,诱导暂时性的眼轴变长,而持续的时间久了,就可能会导致近视。
因此,要打断长时间的近距离用眼。比如采用20-20-20的方法,即用眼20分钟,就看20英尺(6米外)远的地方,至少20秒,让眼睛获得休息。如果课时比较长,课间就一定要起身活动一下,远眺窗外等。
做好预防,才能避免孩子过早近视。我们现在说近视问题很严峻,就是因为除了近视的人很多,近视的低龄化也越来越严重。
那现在我国近视现状究竟如何呢,孩子们的用眼习惯又是怎样,怎么做才能更好的做好近视防控呢?
在即将到来的6月1日儿童节,蔡司、腾讯医疗健康和上海科技报社将联合发布《给孩子一个清晰的世界-年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趋势报告》,这也是年趋势报告的升级版,将展示过去一年儿童青少年及家长群体在近视防控观念与行为的变化,梳理和探讨未来近视防控的重要趋势和重点工作,并为儿童青少年和家长提供更为符合生活场景的、可操作的近视防控行为建议。
学生眼镜再升级,蔡司小乐圆镜片凭实力成功出圈,汇聚中外优秀科研力量,为我国近视儿童量身定制,开启青少年近视管理新纪元。在守护青少年视力健康的道路上,蔡司始终为青少年提供眼科专业技术与视力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