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震颤是指两眼发生不自主的,有节律的往返运动,根据震颤的节律,可分为跳动型、钟摆型,其中以跳动型为最多,震颤由快相和慢相两个期相组成。钟摆型较少见,震颤无快、慢相,两个期相摆动速度基本相同。
本病的发生,多与禀赋不足,后天失调,或肝肾亏损,目窍失养,约束失调而成。或平素肝血不足,风热之邪伤阴劫液,引动肝风,内外合邪上攻于目而成。亦有因自幼或先天性眼病,胎患内障、宿翳、目珠发育不全,而使眼珠废用,注视无力而成。
中医辨证:
1.风邪中络
证候:发病急,且兼有恶寒发热,头痛,或眩晕,舌红,脉浮数。
2.血虚动风
证候:眼球震颤,兼面色无华,眩晕耳鸣,肢麻筋孪肉惕,眼睛干涩,脉细涩。
3.先天禀赋不足
证候:多见小儿,兼见面色(白光)白,或萎黄,精神不振,少食懒言,舌淡苔白,脉沉细。
西医诊断:
1.眼球震颤是某种疾病的症状表现,属于不随意的、病理性眼球摆动。震颤的形式有水平型、旋转型、垂直型。
2.眼源性震颤大多有中心视力严重损害,并有某种眼病如先天性白内障、白化病、角膜白斑或葡萄肿等,多为钟摆样水平型震颤。
3.迷路性眼球震颤主要为中耳和内耳疾患所致,呈水平型,但有快相和慢相,与眼源性震颤不同、同时伴有眩晕、听力减退、平衡失调。
4.中枢性眼球震颤主要是小脑病变、脑子病变,如炎症、肿瘤、变性和血管性病变。多为快慢相。
5.矿工性眼球震颤是成年人长期在昏暗的环境中工作,只有杆体能够发挥作用,而黄斑部锥体功能处于抑制状态,中心视力逐渐下降,引起眼球震颤。
6.先天性眼球震颤表现为持续性钟摆状水平型颤动,与眼源性眼震相似,但中心视力一般较好,无眼部病变。
根据震颤方向可分为水平震颤、垂直震颤、旋转、斜向、混合震颤,又以水平震颤为最多见。按震颤的病因可分:视觉性、前庭性、眼肌性和其他类型。眼球震颤的强度分为:
1级:眼震仅仅是向一个方向。
2级:眼震在第一眼位和仅一个侧方注视位。
3级:眼震在第一眼位和两侧注视位。
(一)视觉性眼球震颤
1.视动性眼球震颤:①生理性;②可由注视一列急驶而过的火车等引起;③水平向跳动型,快相与车行方向一致。
2.视力障碍性眼球震颤:①病理性;②由于先天性白内障,高度近视黄斑病变或眼球先天异常;③水平向钟摆型。
3.职业性眼球震颤:①病理性;②由于长期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中工作所致;③垂直,转向钟摆型。
(二)前庭性眼球震颤
1.迷路性眼球震颤
(1)生理性:①由检查医师引起;②跳动型:如用转椅引起者其快相与旋转方向相反。
(1)病理性:①跳动型;②方向可为水平性,旋转性或混合性;③破坏性病变引起者快相在病变的对侧。
2.中枢性眼球震颤:①跳动型;②眼震方向多为垂直性,旋转性。
(三)眼肌性眼球震颤
1.生理性:向外侧极度注视时即出现眼震,为短的,跳动型,快速朝向注视侧。
2.病理性:由眼肌功能障碍引起,跳动型,快速朝向运动侧。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