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是人生的一个界限,人的身体机能等诸多方面都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开始由盛转衰,古语云:“五十而知天命”正是如此。现代生活中,很多人过了50岁仍然需要为工作奔波劳碌,而且大部分人都会发觉身体素质大不如前,且时常会出现疼痛。如果你也已经过了50岁,且经常感觉全身疼痛,那么不如看看此文。
疼痛的定义
疼痛是人体对于机体损伤病变或组织功能异常的一种主观感受,可以作为机体功能衰退的预警信号。依据疼痛的持续时间,我们可以将疼痛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前者一般是出现时间少于两个月或为近期损伤形成的疼痛,后者的持续时间多为三个月以上且一般为陈旧损伤引起。而引起疼痛的原因有哪些呢?不外乎是理化刺激、物理损伤、病理改变等。
为什么50岁之后容易出现疼痛?
如开头所述,人的身体机能在50岁之后就逐渐开始衰退,如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等均可形成损伤及功能异常。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类急慢性疾病,较为常见的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骨质疏松、关节炎、青光眼、白内障、神经炎等,且都可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直接或间接的刺激人体神经形成急慢性疼痛。
那么很多患者就会问了,疼痛既然有特殊的意义,那么我感觉到疼痛应该怎么办呢?
疼痛既然是机体损伤和组织脏器病变的征兆,那么患者一旦感觉到疼痛,就应该有意识的探寻疼痛的根源,是损伤?是肿瘤?带着诸多疑问,我们可以咨询医师或进行正规、系统的体格检查,通过检查结果一般就可以明确导致疼痛的具体原因了。
那如果我感觉疼痛不是很剧烈,持续时间也比较短,是不是就没有必要去检查了呢?
答案恰恰相反,患者并不能坐等疼痛产生或者加重,定期的体格检查本身就是规避风险和筛查疾病的一种有效措施,杜渐需从防微开始,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可以有效的从患者的轻微症状发掘出潜在的病变或损伤,且一般治疗干预越早,可形成的损伤也就越小。
那么怎么样才能防止产生疼痛呢?
想要预防疼痛,那么就需要保证身体健康。现在生活水平都已经提高了,餐桌上的鸡鸭鱼肉是越来越多了,是不是就能无所顾忌的享受美食了?当然不能,患者恰恰要拒绝诱惑,控制住自己的口腹之欲,坚持合理搭配膳食。要记住,稳定有序的合理饮食就是身体健康的有力保障之一。
那么光膳食合理搭配就足够了吗?当然不是,营养得到了补充,那么就需要物尽其用,患者还应该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坚持合理有序的运动,散步、慢跑、打太极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而且运动不仅能直接改善骨骼、肌肉等组织的生理功能,还可加快人体的新陈代谢。
另外,随着网络的普及,生活中五花八门的保健品广告也越来越多了,各种噱头层出不穷,大部分人都可能会深陷其中,觉得只要用保健品就一定能保证身体健康。患者一定不能轻信各类广告,要科学认知人体的生理变化或疾病产生的机制,不能盲目的服用各类保健品甚至药品。即便确实有补充营养的必要,也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合理服用。不然不仅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健康也没有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