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婆婆爷爷焦眉(mi)烂眼地向我倾诉:“唉呀,医生,我给你说嘛,我的白内障做拐了,才做完的时候还看得到,慢慢的,颠转还看不到了,视力越来越差,第二只眼睛我都不想做了哦。”
然后,我一检查,瞳孔好得很,人工晶体好得很,切口愈合也很好,手术完全没问题嘛!
“放心哈!手术没有做拐!”
“那为啥我又看不清楚了呢?”
嗯,这是一个goodquestion,那听我讲一下,为啥白内障手术成功,但是过一段时间视力又下降了呢?
Answerone:后发障
什么是后发障呢?
众所周知,白内障就是晶状体的混浊;白内障手术,就是把混浊的晶状体取出来,再安一个人工晶体进去。那么,人工晶体放在哪里呢?放在晶状体后囊囊膜形成的囊袋里。也就是说,医生做白内障手术的时候,把混浊的晶状体皮质和核取出来了,但是,晶状体本身的后囊囊膜要保留在里面,当一个口袋,来装人工晶体。时光如流水呀匆匆过,晶体的后囊又混浊,混浊的后囊就像一层白膜一样,遮挡了我们的视线,造成视力下降,称之为“后发性白内障”,简称后发障。
这个应该怎么办呢?很简单,打个YAG激光就好了。Biubiubiu几下,一丁点都不痛,不到十分钟,解决问题。混浊的后囊被切开,光线透进来,如果视网膜、视神经正常,很快就会恢复视力。
所以,如果做了白内障的患者,术后视力出现进行性的缓慢下降,无其他眼部不适,多半是后发障的原因,医院检查诊断,进行激光治疗,恢复视力。
Answertwo:干眼
干眼,对大家来说,是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名词。熟悉,是因为干眼的发病率很高,大家都知道干眼会导致眼睛干涩;陌生,是因为干眼其实不仅仅只是眼干,它还会造成视物模糊、视力波动甚至下降、眼痒、眼红、眼痛、眼异物感、眼胀等症状。
白内障手术或者屈光手术,是诱发干眼的原因之一,医学上有一个专门的名称:“手术源性干眼”。其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术前就已经存在的干眼。白内障患者多为老年人,其睑板腺和泪腺的功能大大降低,造成泪膜不稳定,形成干眼,而白内障手术的透明角膜切口,是术后干眼的主要原因,其损伤了角膜神经,使术后出现干眼,或者让术前本来就存在的干眼,在术后加重。对于术前干眼症状不明显或者没有干眼的患者来说,术后出现的干眼症状会更加难以忍受。
对于手术源性干眼,下一期我会做详细的介绍,这里不再赘述。强调两点:1、白内障术后干眼造成的视力下降,通常伴有其他眼部不适症状,比如眼干、眼胀、眼异物感、视疲劳等等,如果出现上述伴随症状,就要考虑自己是否患了干眼,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和治疗。2、白内障术前就存在的干眼或睑板腺功能障碍,一定要进行治疗,以免术后加重,让患者觉得手术“做拐了”,除了视力下降、眼部不适,还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
就拿我一个病人来说,成都市一事业单位退休职工,老婆婆,那日子潇洒得很哦,天天夕阳红闺蜜团到处旅游,披着红纱巾各种凹造型。白内障术后出现干眼,眼胀、眼痛、视物模糊,每次来就诊都长吁短叹,唉声叹气,说天天都在后悔当初做了白内障手术。不要说她了,我都被整得压力多大,生怕病情没改善,她就这么抑郁下去。现在终于好了,夕阳红闺蜜团又出发去新疆了。高高兴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