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老年人最常见的眼科疾病之一,白内障已经成为第一大致盲性眼病。医院进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观察白内障发展情况,及时对症治疗。
对于白内障的治疗,众说纷纭,鉴于此小编特别整理了一些观点帮助大家了解白内障,告别误区。
误区1:把眼药水当神药
一些药物广告声称用了之后能消除白内障。白内障没有特效药,所有药物包括眼药水,只能对早期白内障起到延缓作用,无法逆转病情。手术是治疗白内障唯一有效的方法。
误区2:白内障要“长熟”了才能做
几十年前,白内障手术要等完全看不见了才能做。随着技术进步,现在只要视力影响到日常生活,就可考虑手术。如果到晚期再做手术,反而加大手术难度。特别是超声乳化手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成熟,更是使得白内障的治疗变得“简单”。
误区3:年龄大做手术很危险
这种担心没必要,白内障手术属于微创手术,上至百岁老人,下到两三个月的孩子,只要检查合格都可以接受手术。整个手术只需8分钟左右,术后无需打针吃药,次日即可正常用眼。
误区4:人工晶体使用寿命有限
这种担心也是多余的。如今晶体材质比较稳定,植入人眼后没有毒性、相容性好,不存在损坏或需要更换的情况。
误区5:白内障术后只能看远,不能看近
由于老年人眼睛调节功能退化,如果植入传统的单焦点人工晶体,一般只能解决看远的问题。但现在的三焦点、新无级连续视程人工晶体,不仅治疗白内障,还能满足远视力开车、近距离读书看报和中距离使用电脑的需求。但患者适合哪种人工晶体,还需专科医生全面的术前检查。
另外对于白内障患者应该注意哪些事项,也做了整理。
白内障患者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1、起居要规律,注意劳逸结合,不过度劳累
用眼应以不觉疲倦为度,注意正确的用眼姿势,保持恰当的距离,保证光源充足等。每用眼1小时左右,应让眼睛放松休息一下,如闭目养神、仰望天空或眺望远方等,使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此外,应尽量避免长时间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中阅读和工作。
2、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情绪波动
有些老年患者患了白内障以后,总害怕眼睛会瞎,成天郁郁寡欢,自己给自己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很容易使病情加重。因此,患者应避免过度的情绪刺激和波动,保持心情愉快,以使全身气血流通,提高抗病能力,有利于白内障的稳定和康复。
3、尽量避免强光刺激
强光特别是太阳光紫外线对晶体的损害比较严重,长期接触长波紫外辐射线,可导致慢性蓄积性晶体损伤,诱发或加速白内障的生成和发展。眼下正值夏季,为避免暴露在强烈阳光下,外出时最好戴遮阳帽或深色墨镜。
4、坚持眼部按摩,改善眼部血液循环
眼部按摩如眼保健操等方式,可刺激像睛明、攒竹、太阳、翳风、瞳子等穴位,加速眼部血液循环,增加房水中的免疫因子,提高眼球的自身免疫力,从而延缓晶体混浊的发展。
5、调整饮食结构,适当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以清淡、富有营养的食品为宜,尤其应从食物中摄取充足的维生素。白内障的产生与晶体的维生素C、B1、谷光甘肽、氨基酸、某些微量元素的缺乏有关。故应多食富含上述物质的蔬菜、水果、鱼、肉、动物肝脏、蛋类食品等。少食辛辣香燥、油腻之品。中医认为,老年性白内障多属肝肾精血亏虚,不能涵养眼睛所致,刺激性食物多会耗损阴精,加重病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