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遇到很多中年的患者就诊时会询问“医生,你快看我眼睛是不是长了白内障?”,医生检查后发现患者只是长了翼状胬肉。为什么老百姓常常把翼状胬肉跟白内障混淆在一起呢,原因就是翼状胬肉虽然名字鲜为人知,但其膜状形态直观可见,而白内障这个名字又家喻户晓,所以老百姓一旦发现眼睛长了一层膜,往往就误以为是得了白内障。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下两种眼科常见疾病的区别。
翼状胬肉是一种很常见的结膜变性疾病,它是眼球表面的结膜组织(白眼珠)发生变性增生,逐渐向角膜内(黑眼珠表面)发展形成的一层三角形膜状物,表面可见有血管长入。一般无自觉症状或稍有异物感、眼红等。胬肉长入角膜后,可因散光而影响视力,若侵及瞳孔区,视力可有明显减退。本病以渔民、农民发病最多,可能与风尘、日光、烟雾等长期的慢性刺激有关。目前我院开展的翼状胬肉切除手术,不仅仅切除病变的胬肉组织,同时还予实施带角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瓣移植术,能有效促进手术切口愈合,极大地抑制术后胬肉组织复发。手术时间约半小时,术后8天左右拆除结膜缝线。
白内障是指眼球内(黑眼珠后面)的晶状体发生变性混浊。各种原因如老化、遗传、局部营养障碍、免疫与代谢异常、外伤、中毒、辐射等,都能引起晶状体变性混浊。白内障一般表现为渐进性、无痛性的视力下降,用眼科显微裂隙灯检查可见有晶状体出现白色混浊。目前尚没有任何一种药物能有效地治愈白内障或完全阻止白内障的进展,因此手术治疗是白内障唯一快捷有效的治疗方式。以往的白内障手术通常要等到白内障成熟,但是成熟期的白内障会引起很多并发症。所以随着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应用与开展,患者无须等到完全失明时才做手术。原则上只要当视功能不能满足患者正常的生活需要时就可以考虑手术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手术有切口小,无需缝线,手术时间短(约10分钟),反应轻,愈合快,视力恢复快等优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