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封帆白内障与未知物尚扬近作中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捐助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212/5924560.html
按:年11月21日至年2月10日,巽汇XUNWAY展出尚扬新作《白内障-保鲜》,以展览作为起点,持续推出学术对话、专题研讨、梳理文献,更沟通艺术界与思想界,以丰富实践性研究,并拓展研究性实践。此前已即时推送相关对话、会议综述,为使研究引向深入,还将展开历史回溯,陆续推送历年海内外专家关于尚扬艺术的撰述。下文选自《新美术》年第6期。

尚扬创作于年前后的《剩山图》系列、《剩水图》和《折叠的风景——关于空气的审美》更多地呈现出空间性特征。年完成的《decaying》和《白内障》系列作品是这个特征演化的新进展。从材料的运用与空间设计来说,这些作品的属性都完成了一种自觉的转化:从图像叙事的“媒介性”向空间叙事的“物性”1的转移。

在《剩山图2》、《折叠的风景——关于空气的审美》甚至《剩水图》这些作品里,实物的存在并没有在本质上改变作品作为绘画的身份:“媒介性”仍是作品有效性的基础。而在《decaying》和《白内障》系列中,作品表达的有效性主体已经从“媒介性”让渡到了“物性”。首先,尚扬作品中常用的一种工业用VAE乳液2成为了《decaying》和《白内障》系列作品主要甚至唯一的物质材料。在尚扬以往的作品中,这种乳液要么是作为产生丰富绘画肌理的底料被涂抹在画布表面(《H地》系列、《册页-23》),要么是作为一种语言材料覆盖在颜料上,参与画面表达(《册页》系列)。但是不管它被如何使用,亚麻画布始终是作品语言材料的承担者。自年创作《剩山图》时,尚扬开始将两张画布粘合后剥离,形成了一种撕扯、揭开的“姿态动作”语言。《decaying》,综合材料,xcm,年在《decaying》的中,尚扬沿用了这种标志性的语言形式,将原本覆盖在画布上的这层胶皮撕扯、剥离。与以往的实践有所不同的是,被剥离后的画布被艺术家抛弃,画布上曾经被反复涂抹、擦拭的胶膜却作为作品本身被保留下来。其次,《decaying》的空间占据形式也发生了变化。与绘画贴合在墙面上的展示方式不同,尚扬选择了将胶皮悬置在空间中。这样,作品的正面与背面、甚至在撕裂过程中产生的、变化丰富的边缘线都成为了被有意凸显的观看对象。作品也不再有画框的保护,而是直接用透明的尼龙线悬挂在空中。最后,作品表达的“媒介性”也在形式上被降至最低。虽然作品的题目被直接展现在作品上:“decaying”(腐烂;朽败)这个单词被用烧红的铁丝烫烙在作品的表面。但是这里作为功能性媒介的“文字”从两个层次上消解着艺术家的个人痕迹。一方面,“decaying”这几个字母并不是书写上去的,而是一种物理现象的结果;另一方面,胶皮表面被烧热铁丝所融化出的轨迹、塌陷边缘燃烧的焦痕也从观者的心理感受上呼应了作品题目的字面意思。这样,由书写带来的表达的有效性让位于作品“物”的体验,作品的“物性”由此被强化。这些手段取消了作品作为绘画的种种特征,使其成为了一件“东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个艺术家将作品从“艺术品”降为“物件”,即马克斯·韦伯所??出的“祛魅”[Entzauberung]的过程。3《白内障》系列与《decaying》采用了类似的手法,将画面上的胶层或画面本身从原有的、决定其作为“绘画”身份的基底中剥离,使它们独立地“悬置”。这些混浊、半透明胶层的自身状态和它们覆盖着的含混图像使这些悬置物给人一种模糊的视觉感受,恰恰作品的题目也借用的是一种与观看能力有关病症的名称。将讨论聚焦到“看”这一意象也恰恰是艺术家以绘画的方式创作、表达的初衷:用视觉的方式让观众“看”到艺术家所


转载请注明:http://www.8haocangku.com/bnzwh/88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